白居易

元白诗话

唐朝是中国诗歌创作的巅峰时代,诗人辈出。同时代的诗人当中,有许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成为情挚意切的朋友。在李白杜甫之后,元稹与白居易也是一对情深谊厚的朋友,他们秉性相似,气味相投,才华相当,政见相同,友情终生不渝,被后人称之为“元白之交”,传为佳话。

白居易 诗话 元稹 梁州 韦丛 2025-09-20 03:12  5

白居易10首长篇古诗,你学过几首?最后两篇还能背过是牛人!

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(807年),白居易任盩厔县尉时。诗中通过描绘农人收割小麦的艰辛场景,深刻反映中唐时期农民的生存困境,体现其"惟歌生民病"的现实主义精神。"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":以工笔白描展现农人劳作之苦,被《唐音癸签》评为"真景实情,一字千金"。

牛人 白居易 左拾遗 唐音 长篇古诗 2025-08-06 14:06  5

诗仙、情圣白居易的功勋一生

白居易生于官宦之家、书香门第,祖父白鍠十七岁明经及第,历任酸枣县令、滑台节度参谋等。父亲白季庚以明经入仕,历任彭城县令、检校大理少卿兼襄州别驾,任上病逝。公元772年白居易生于河南,祖籍陕西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唐代伟大的叙事诗人。白居易聪慧过人

情圣 功勋 诗仙 白居易 白季庚 2025-09-23 08:40  6

中秋夜翻遍100首古诗词,这5句写透了中国人的团圆心

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”每年农历八月十五,当一轮圆月爬上夜空,无论是身处阖家围坐的餐桌旁,还是独行在他乡的街巷里,中国人心底总会涌起一股特殊的情愫——那是刻在骨子里的“中秋情结”。古往今来,无数诗人将这份情愫熔铸进诗行,或写团圆的甜蜜,或诉别离的怅

古诗词 白居易 共婵娟 元稹 中秋夜 2025-09-20 08:00  8

刘禹锡《答乐天戏赠》里藏着的文人风雅

提及中唐文人的情谊,刘禹锡与白居易的 “刘白之交” 总绕不开。这对相差七岁的诗人,一生相知相惜,晚年更是以诗互赠、戏谑调侃,留下无数佳话。其中刘禹锡的《答乐天戏赠》,便是二人友情中极具烟火气的一笔 —— 没有家国忧思的沉重,没有贬谪漂泊的悲戚,只有老友间的打趣

白居易 刘禹锡 彭泽 文人风雅 斋日 2025-09-19 14:34  5

一个人最大的悲哀,不是没钱没朋友,而是顺畅的时候高估了关系

人世行走,常闻此叹:“原以为交情深厚,事到临头方知薄如纸张。”言语间透出几分心寒,几分不甘。这叹息背后,掩藏着多少人曾有的天真想象——在风平浪静之日,我们将人际纽带视作坚不可摧的磐石,将人性本质看作纯粹光辉的结晶。直至某日风波乍起,方才惊觉那磐石或是流沙,那光

人性 白居易 元稹 迷津 镜与灯 2025-09-19 10:49  4

白居易20首经典诗词赏析:从春风得意到人间沧桑

赏析:这首诗你上学时肯定背过!最绝的是"野火烧不尽"这两句,把小草写成了打不死的小强。白居易写这首时才十六岁,去长安赶考给名士看,人家一看就说"有这水平,还怕没名气?"。草的枯荣对应人生离别,最后那句"萋萋满别情",把草原都染上了不舍的味道,难怪成了千古送别名

诗词 沧桑 白居易 诗词赏析 人间沧桑 2025-09-18 21:33  5

异性相处,这3种人最该忘记:放手那一刻,心才真正自由

人生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,我们在其中相遇、相知、相离。有些人如星辰般闪耀,照亮我们前行的路;也有些人,像迷雾中的幻影,看似靠近,实则遥远。他们带来短暂的温暖,却留下长久的寒意。在与异性的相处中,总有那么一些人,一次次点燃希望,又一次次将你推入失望的深渊。他们

绿洲 自由 白居易 木桃 不懂爱 2025-09-09 22:08  5

走 月 亮(小练笔)

只记得公园旁边还有一条小河,月光洒在小河上面,波光粼粼,清澈见底。妈妈说这条小河的名字叫南蟒河是济水河的三大源头之一,在很久以前济水是一条很大的河,济源还有一座很高的山叫王屋山。唐朝的诗人白居易和李白都曾来济源游历,留下赞美济源山水的诗篇。想到我和白居易、李白

李白 济源 白居易 王屋山 济水 2025-09-09 20:50  14

放他出一头地(图)

北宋嘉祐二年(1057),20岁的苏轼与父亲和弟弟一起辞别家乡眉山,到汴京参加进士考试,主考官是欧阳修。欧阳修看到这篇题为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的文章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,对其结构之严谨、说理之透彻、论证之严密大为赏识,当即决定判为第一名。但转念一想,这篇文章的作者

白居易 欧阳修 曾巩 顾况 李绰 2025-09-09 05:11  8